极度悲观后港股反攻 持续回暖还差什么?拐点仍需大力政策支持
2024年开年便暴跌的港股,出现近期最大单日反弹。今日恒指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收涨2.63%,恒生科技指数涨3.7%,国企指数涨2.78%,大市全日成交总额增至1240.67亿港元。
就在反弹前一天的1月22日,港股失守15000点,无限逼近2022年10月历史低位,再加上恒指今年内仅15个交易日跌幅便达2086点,市场情绪跌至冰点。
不过,今日虽然三大指数反弹,但幅度显然低于2022年10月历史低位后的“大奇迹日”。具体看来,恒生指数在2022年10月31日跌至14687点后出现快速反弹,11月1日收涨768点即5.23%,5个交易日反弹13%,三个月反弹幅度高达50%。
市场利好日夜不断
在港股无限逼近2022年10月历史底部后,市场情绪异常悲观,李大霄在2016年发布的“先救香港”视频再度风靡社交网络。极度悲观后,港股随即出现了改变。
先是1月22日晚,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资本市场。市场人士表示,会议反映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政策力度加码的窗口已经打开,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正当其时。尤其是提及投融两端兼顾平衡的问题,在市场出现资金负向螺旋、情绪悲观的时刻,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随后的1月23日盘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对于近日香港股市波动,当局密切留意情况,暂时观测到市场有序运作,看不到不寻常现象。不过,现时利率高企、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供应链及货物运输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大选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种种因素均令市场变得相当敏感,投资者应留意市场变化,谨慎行事。
李家超还提到,香港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国际标准与其他金融中心接轨,香港有公平竞争环境,确保金融中心的健康运作,股市有起有落是市场的一些动态。
对于颇多救市传闻,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认为,“国家队”若动用大规模资金对股市的提振作用将更为显著,他还表示若国企出售美元资产转为买入人民币资产,也将利于人民币汇价。不过,刘劲津也提到,目前市场对政策预期不高,不同行业的监管和政策透明度对市场情绪和投资信心仍十分重要。
港股上市公司持续加码回购
随着恒指跌近2022年低位,多项市场技术指标已来到历史底部极端水平。从估值角度看,恒生指数7.4倍动态PE,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2年10月底的市场底部;风险溢价升至9.9%,与2022年10月底部相当;7.2%的卖空成交占比也仅次于2022年10月底。
因股价处于估值低位,上市公司近几年连续加大回购力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18点,年内已有96家港股公司发起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217.9亿港元,已超2020年港股全年回购金额。
今年以来,腾讯控股已出手回购14次,累计耗资近百亿港元,位居港股回购金额之首。美团也开启来上市以来的首次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近32亿港元,回购额在港股一众公司中排名第二。此外,汇丰、友邦和小米集团等也是近几年港股回购榜上的常客。
“拐点”仍需大力政策支持
展望2024年,多数机构认为港股有望走出极端低估值行情。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内地与香港股市估值已几乎跌至金融海啸后新低,认为估值已充分反映投资者对宏观环境、地缘政局等担忧,根据该行测算,今年内地企业盈利或会增长8%至10%,估值或有反弹空间。
中金在研报《港股:市场跌到哪儿了?》中提到,当前市场点位已达历史底部阶段,在暴跌后可能会出现短暂反弹。从外部环境来看,从目前到美联储降息,不排除美债利率“折返跑”,但仍有下行空间(中枢3.5~3.8%),意味着外部环境对我们仍有政策宽松空间和窗口,如果届时政策也再度发力,那么一定程度的修复反弹依然可以期待。
但要迎来真正的反弹“拐点”,需要依赖积极的政策发力。弹若持续更需要“对症”政策作为基础,当前环境下需要及时且有力的财政支持。2023年10月底万亿人民币国债和今年1月初央行重启PSL都是“对症”方向,但不论何种形式,都需要足够力度才能达到总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