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或初步呈现 有待这关口突破确认
猎股记:
市场底或初步呈现 有待这关口突破确认
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止跌回稳,沪指站稳3100点,周五人工智能板块掀涨停潮,传媒、券商、半导体、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北向资金大幅回流,两市成交额明显放大。本周深证成指一度跌破10000点,刷新2020年4月以来新低,年内累跌超9%。
证券部交易室中,陈姨本周参与了软件、传媒、北交所市场等品种的操作。陈姨根据有关报道说,伴随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北交所上市公司受关注程度不断攀升,机构纷纷对其加大调研力度。数据显示,9月以来已有28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较8月同期增加近两倍。机构人士认为,随着改革措施多管齐下,北交所的投资价值正逐渐显现。
野鹤山人说,近期市场成交呈地量水平,说明推高资金不足,仍需要解决市场投资端的流动性问题,或需要稳定市场的长期资金介入和制度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突破。
尽管近日A股市场连续缩量盘整,但据披露,自上周以来,多家外资机构陆续主动发声:8月末陆续出台的资本市场和地产政策“组合拳”整体超预期,政策稳增长的方向和决心已经非常明确。中国股市或已触底。
分析人士认为,从美国息口方向来看,美国已经释放出“年内可能还要加一次息,且未来相当长时间还将维持高利率”的预期,而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市场仍需要永续流动性的呵护,若能释放出类似预期,则市场的预期也会发生根本性转变,而这也是国际金融博弈的关键所在。
一些近一两年率先启动的中字头大蓝筹较稳,形成慢牛趋势,近期不少券商股经过长期调整后跌近每股净资产甚至跌破,这在历史上少见,迎来历史难得的机遇。一旦市场预期向好,券商股往往成为领涨的“旗手”,本周五大盘回升券商股拉涨。
梁伯近期继续参与大消费品种的操作。梁伯说,据报道,8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门密集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业稳增长力度继续加码。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效,我国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信心逐步回升。专家认为,随着新一轮稳增长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工业领域供求关系有望逐步改善,工业生产和企业利润增长也将有更好支撑。
黎大叔继续在银行、券商股等品种上操作。黎大叔对未来仍持信心。他说,据媒体披露,有券商分析指出,本周A股市场已缩量至地量水平,市场整体卖压已得到极大释放。考虑到市场整体的向下风险已经较小,因而持股过节的胜率较高,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基调下提供再布局机会的大金融板块;在地产政策密集出台,一线城市成交改善背景下,“地产链”的修复性机会;在经济企稳预期下,新兴工业化华为新机发布会等多重催化下的TMT板块(通信、计算机、传媒、电子)。
李生除持有一些维持慢牛走势的大蓝筹品种外,周五还“抄底”了跌回前期低位的证券股、中小型银行股,以及部分港股。他说,在科技、金融等行业蓝筹公司带领下,港股市场回购日渐活跃。据媒体报道,数据统计,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已有164家港股公司回购,主要来自科技行业与金融业。除回购外,9月以来,约190家港股公司获产业资本、公司股东或投资机构的增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恒生指数跌破18000点关口,港股短期潜在沽压已近衰竭,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被增持不断加码,其长期投资价值持续获得认可。
对于市场走势,野鹤山人说,上周指出,沪指今年8月4日以来形成三角形走势,上边为8月4日3315点、8月28日3219点、9月11日3155点等高点连线,下边为8月28日3089点、9月8日3104点、9月13日3106点等低点连线,随着该三角形收敛至顶端,本周将选择突破方向,如下破或回补8月28日上涨缺口。
结果,沪指周四破位并回补了8月28日上涨缺口,周五在今年9月1日3123点与9月8日3104点两低点连线上形成支撑回升,并上破上述上边压力线和30日均线,可以说,沪指或呈现二次探底回稳,市场底或初步呈现,而市场底的确认或需要收复今年5月以来的下降通道上边,即5月16日3317点、6月16日3276点、9月4日3177点等高点连线(3150点上下),以及60日均线、年线压力带(3180-3190点)。
从中长期看,20年均线是2013年6月25日1849点大底部以来的长期上升趋势线,近10年的重要底部均在其或跌近而形成,随着20年均线与2015年6月12日5178点、2021年12月13日3708点、2023年5月9日3418点等重要顶部连线不断收敛,估计未来1年内选择大突破方向实现大变局的时间越来越近,如市场底得到确立下而向上突破,则可望结束2015年6月见顶以来的长期调整局面而反转,启动新一轮牛市周期。
从深证成指走势看,深证成指本周五跌近今年以来的下降通道下边,即3月16日11223点、5月30日10697点、8月28日10091点等低点连线,其也为重要防线,为今年以来最重要的阶段低点所在,本周五跌近而反弹回稳,呈现出较强的支撑效应。(799)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人物为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