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市场又起波澜 米价继续攀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近期,国际粮食市场又起波澜,先是俄罗斯宣布终止黑海粮食协议。紧接着,7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从即日起禁止除巴斯马蒂大米之外的白米(Non Basmati White Rice)出口,该种类占印度大米出口的25%。这是印度继去年宣布限制小麦和糖出口之后,再次对粮食出口下禁令。
印度此举原因何在,这将会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印度此举有出于政治需要、经济利益、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其执政党为了明年选举胜利,想通过限制白米出口控制通货膨胀,以获得选民投票意向。二是印度大米出口量占全球40%,有优势地位,通过限制白米出口,提升国际大米价格,以最少的出口量获取更高的利润。三是受气候变化特别是暴雨、干旱的影响,印度大米产区水稻减产,通过减少出口以保障自己国家的粮食安全。
姜文来认为,印度此举无疑会推升国际大米价格,进而推动整个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增加一些缺粮国家和地区居民的购粮费用,加剧贫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印度既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出口大国,它对全球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俄罗斯终止黑海粮食出口协议,这在全球粮食市场上再次掀起巨大的波澜,让全球粮食安全供给变得更加紧张和不确定。在此情况下,印度又出台限制白米出口措施,这有可能引起粮食出口国的连锁反应,进而让全球的粮食市场风险再度上升,粮食价格将会继续攀升。
事实上,自印度宣布禁止部分大米出口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糙米期货市场7月20日收盘上涨24美分到26美分不等,基准期约收高1.5%,其禁令已给国际米价造成冲击。同时,由于担忧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米生产,一些国家居民出现囤购大米,这更加推高了大米价格。目前,泰国和越南的大米出口价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位。
国际粮食市场波澜再起,未来国际粮食供应和价格趋势将会如何?
张建平表示,从目前来看,大米价格仍要继续上升,小麦和玉米曾在去年有所走低,但受到大米的影响,也受到当前俄乌持续冲突的影响,预计小麦和玉米的价格也会继续走高。这使得全球粮食市场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姜文来认为,俄乌持续冲突,本已给国际粮食带来供应链断链、生产成本提升、产能下降、价格推高等巨大风险。再加上印度出口禁令以及对厄尔尼诺气候变化担忧,无疑增加了一些国家对粮食恐慌的气氛,也必将导致屯粮现象发生,进一步刺激国际粮价提升。
“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未来短时间内国际粮价提升态势明显。当然,通过国际调停,若黑海粮食协议出现转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不大,粮价上升趋势将会趋缓,甚至有可能回调。”姜文来分析说。
我国作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虽然口粮能够自保,但大量油料作物依赖进口,国际粮食市场波澜再起,这对我国将会有何影响,我们需如何应对?
姜文来认为,我国粮食市场是国际粮食市场组成部分,国际粮价变动对我国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具有相对完备的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政策支持,加之我国口粮能够自保,国际粮食市场的波澜对我国口粮价格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我国饲料粮、油料影响相对较大。因此,我们要将解决饲料粮、油料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大事来抓,要制订相应战略,将“油瓶子”“肉铺子”安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张建平看来,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南美和北美,其供需变化、市场行情相对独立。去年以来,国内在促进绿色消费和鼓励大豆种植,努力降低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去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已下降了10%左右,相信经过多次努力,这方面情况会有所好转。
“当然,我们还要贯彻好粮食安全观,继续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大对三大主粮的自我保障能力。同时,还要做好粮食储备和动态调整工作,只有稳定自己的粮食市场,才能从容应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变化。”张建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