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股票盘点硅谷银行破产危机始末:“黑天鹅”究竟是从哪里来?

盘点硅谷银行破产危机始末:“黑天鹅”究竟是从哪里来?

沃鑫才子沃鑫才子时间2023-06-14 分类股票浏览12307

财联社3月13日讯(编辑 潇湘)拥有40年悠久历史的硅谷银行,从上周最初的爆雷到倒闭,只经历了40多个小时,就酿成了2008年以来美国最大的一宗银行倒闭案。全球各国监管机构、科技企业和主要投资者不得不火速在周末开展紧急行动,制定救助方案以应对硅谷银行的倒闭。

而随着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周末终于就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一事达成一致,全球投资者或许有闲暇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

这次硅谷银行飞出的“黑天鹅”究竟是一个孤例,还是整个美国银行业大厦将倾的先兆?

目前来看答案是,一些所有银行都可能遇到的极端问题都被硅谷银行不幸地碰上了,而与此同时,该行自身也面临着不少特殊的情况。如果真要追溯过往,那么它的命运可能早在几年前全球疫情爆发、金融狂潮席卷美国时,便已注定……

(硅谷银行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破产案)

福兮祸所依:硅谷银行的隐患早已深深埋下?

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各国决策层竞相注水救市后,硅谷银行遇到了一个可能让许多人感到羡慕嫉妒的问题:手上的客户资金太多了怎么办?

根据业内汇总的数据显示,该行存款总额在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760亿美元膨胀到了逾1900亿美元。这种翻倍增长的态势甚至让诸如摩根大通这样的大行都望尘莫及。

在此期间,由于融资成本极低,不少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掀起了IPO热潮,并获得了巨额的融资支持,以零成本获得了大量的贷款,这些都反映在了硅谷银行的账面上。

通常而言,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便来自于在存款和贷款之间“吃息差”,但其时美联储正处于零利率水平,银行利润被压缩得十分有限,而硅谷银行自身放贷的速度也明显跟不上客户存款的增长速度。

为了取得更高额的利润,硅谷银行开始选择用部分“无息负债”――客户存款,购买传统意义上风险相对较小的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当时看来,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因为这其实也是许多银行的一个主要选项。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银行大量投资于虚高评级的证券化有毒资产不同的是,常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的美债和MBS,显然是银行业和金融圈普遍认可的安全优质资产。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在2021年5月接受采访时甚至曾自豪的表示,“我总是告诉别人,我相信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银行首席执行官职位,甚至可能是最好的CEO岗位。”

但是如今回过头来看,硅谷银行当时几乎相当于挖了一个坑,并一头把自己埋了进去。

投资组合的“期限错配”成为危机背景

事实上,在当时几乎美国所有的银行也都把资金大量投向了去年下跌的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但硅谷银行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其做到了一个相当突出的水平:该行上述的无风险投资组合膨胀至了总资产的57%。相比之下,在美国74家主要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超过42%。

而最终,美联储过去一整年的大幅加息,令硅谷银行的决策层始料未及。

自从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启动了本轮40年来罕见的激进加息之旅――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利率拉升至4.5%-4.75%,市场本月早些时候什么预计联储加息将持续到2023年底,利率水平可能逼近6%,这使得市面上的美债收益率普遍升至了4%以上,导致当初大量买了收益率仅为1%左右的债券的硅谷银行面临巨额浮亏。

尽管硅谷银行所持有的证券都几乎没有违约风险,但是问题在于,它不幸买在了“最高点”――在通胀高企与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硅谷银行持有的各类证券的加权收益率均大幅低于这些证券近期的利率,挤压净息差附带巨额浮亏。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商业银行购买固收产品,大多是以区分为可供出售(AFS)资产和持有至到期(HTM)资产来做会计处理。而硅谷银行持有的大量固定资产被计入了HTM,其流动性远不如AFS。

根据硅谷银行提供的10-k文件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该行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为1200亿美元,这些投资大致分成两个部分:其中AFS的规模为261亿美元,HTM的规模为913亿美元。这不仅加大了期限错配,还面临着巨大的利率风险。

硅谷银行上周三在最初表示将筹集22.5亿美元资金时就宣布,在出售一大批债券后出现了18亿美元亏损。而数据显示,硅谷银行的未实现净亏损在2022年底其实已飙升到了160亿美元。

这一水平已完全抹去了该行的所有账面权益。

大量科创企业存款流失才是黑天鹅触发器?

正如同我们上文所说的,投资组合“期限错配”的问题其实在疫情后很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都普遍存在,但是为什么这一次,最先爆雷的会是硅谷银行?它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硅谷银行的困境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这或许才是人们当前最为需要深思的问题……而这也许就不得不提硅谷银行特殊的客户构成结构了。

所有银行都担心因为利率上升导致储户外流,但大多数银行的客户群分布广泛,既有个人,也有企业。当企业存款减少时,个人存款未必会同步减少,反之亦然。而硅谷银行之所以在前期的客户存款激增中一马当先,眼下又在这波破产潮中首当其冲,答案就在于其主要客户是科技新创公司。

作为一家高科技商业银行,拥有40年历史的硅谷银行的经营策略是服务于初创企业,或者说从那些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吸收存款,后期业务范围扩大至风险投资基金的银行融资服务。

换言之,硅谷银行不是服务于普通的个人或者企业的银行,而是服务于高科技初创企业及其背后的风险资本的银行。这一客户群体的单一性,令其在行业风向转变时,显得尤为脆弱……

当热钱涌动时,硅谷银行的存款也随之爆炸性增长,但当流动性收紧、科创企业投融资熄火,情况则呈现了两级反转。美联储过去一年的快速加息,导致全球科技初创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融资渠道日益枯竭,股价则一路下跌,但公司经营和研发仍得继续,这显示只能持续消耗它们硅谷银行的存款。

数据显示,硅谷银行的存款自2022年3月触顶后就一直流出。2022年全年存款总额累计下降了160亿,大约占存款总额的10%,特别是活期无息存款由1260亿骤降至810亿,大大增加了负债端的利息支出压力。

存款越来越少的硅谷银行为了充实资产负债表,只能亏本低价抛售曾高价购买的债券,乃至不得不增发股票来自救。

与此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最多只能为25万美元的银行存款提供保险,而硅谷银行的客户资金则要庞大得多――这意味着存入该行的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无法获得保险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这部分资金占到其国内存款的逾93%。

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敞口并没有发出任何警讯,但当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时,挤兑压力无疑也就变得更为严重……这显然也是储户在周四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多亿美元,并彻底将该行逼上了破产绝路的原因。

硅谷银行的风险会大范围蔓延吗?

迄今为止,多位华尔街人士仍普遍认为,鉴于硅谷银行与其他银行存在的不同之处,该行的破产和挤兑不太可能造成更广泛的银行业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美国主要的大银行而言。在美国监管机构周一出台了最新的救助托市举措后,风险和挤兑压力的外溢也料将整体可控。

丹斯克银行策略师Mark Naur就表示,最初的冲击消退之后,人们会开始意识到――硅谷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性质极为不同。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nan Gosalia在最新报告中也写道:“硅谷银行面临的融资压力是非常特殊的,不应被视为对其他地区性银行的解读。”

与硅谷银行处于美国金融监管的边缘地带不同的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主要大型银行都需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并接受年度压力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它们必须证明自己在各种负面经济情景下的持久性。他们的业务也与硅谷银行完全不同。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Gerard Cassidy指出,“从本质上讲,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硅谷银行用可变利率资金为长期固定利率资产提供资金。硅谷银行的存款和资产组合与其他所有排名前20的银行都有很大不同,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其他银行预计不会遇到与硅谷银行类似的情况。”

高盛分析师在上周的报告中也认为,硅谷银行的危机不太可能从小型地区性银行蔓延开来。他们甚至建议投资者利用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逢低买入美国银行股。

高盛的这份报告列举了三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首先,考虑到地区性银行仅占投资级债券市场的1.5%,小银行向大银行蔓延的风险微乎其微。

其次,即使是上述地区性银行在投资及债券市场上所占的一小部分也是多元化的,这部分债券共由15家发行人组成,没有一家银行负责超过20%的分配债券。

第三,高盛认为,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监管环境,美国或美国大型银行不太可能会因资产/负债错配或证券投资组合头寸集中,而出现资本或流动性事件的风险。

(责任编辑:冀文超 )
中国精神天顺股份青岛银行佟丽娅阿桑
美国海岸现致命人口走私案,船只倾覆至少8人死亡 报告:中国财富家庭拥有的总财富达16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