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北京加码商业航天:十年内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

北京加码商业航天:十年内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

沃鑫才子沃鑫才子时间2024-01-27 分类金融浏览380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为开年以来已经十分火热商业航天再添一把柴。

《方案》提出,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在产业规模上,要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计划再用5年时间,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建成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空天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方案》发布背后,是北京市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商业航天产业基础。目前,北京市已经形成“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其中,“南箭”是指以经开区为中心,集聚了一批商业火箭企业,形成了“南箭”产业集群,“北星”是以海淀区为中心,集聚了一批卫星制造、运营、应用服务企业,形成了“北星”产业集群。

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是,2023年,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企业共实施了13次商业发射,而这些企业全部来自北京。

2023年,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液体煤油火箭成功入轨,成为第一个入轨的中国液体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现了“一箭26星”;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验证火箭首飞及复飞试验任务也取得圆满成功。

到了2024年,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延续了去年的势头:1月19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任务取得成功;1月23日,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遥三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目前,北京经开区已聚集了五十余家以航天为主业的企业。其中除了运载火箭企业,还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火箭发动机、卫星制造、卫星应用、航天材料、航天机电制造、航天技术应用等各领域企业。

北京加码商业航天:十年内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

有商业航天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全球的火箭发射是以商业发射为主要增长驱动,中国这两年也呈现了这个势头。比如2020年、2021年,国内还只有1次商业火箭发射,到2022年是5次,2023年是13次,这在中国总发射任务中占比20%左右,接下来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长。

对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来说,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对于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能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方案》也把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方案》提出,力争3年内完成百公里级亚轨道火箭回收飞行验证,5年内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

在具体方向上,北京市计划从发动机和火箭研制两个方面着手。其中在发动机方面,要突破液体发动机深度推力调节、多次起动、故障诊断及健康评估等技术,研制全流量补燃循环液氧煤油/甲烷发动机;在火箭研制方面,则重点开展火箭再入智能控制、动力冗余及在线重构、返回段推进剂管理、高效热防护及热管理、回收健康监测与再利用等技术攻关。

针对商业卫星领域,《方案》提出加快卫星星座建设,以大规模星座建设为牵引,夯实整星研制、地面终端、星座运营管理等基础能力,加快巨型星座组网运营,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基础设施。

目前,北京海淀区的商业航天产业涵盖了除火箭研制外的商业航天全部产业链环节,包括卫星及终端设备研制、卫星测运控、卫星运营与应用。接下来,海淀区将聚焦卫星互联网源头创新、北斗及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升级、场景应用示范三大定位持续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构建应用场景、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方案》也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比如《方案》提出每年资助10个以上空间科学领域基金项目,每年发布10个以上通导遥应用场景,以产品创新应用为引领,加快形成空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方案》还提出要积极推动重大科研设施设备开放共享,结合商业航天企业共性需求,新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形成央地协同、校企联动、专兼结合的航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

对此,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航空航天产业处处长周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下来,经开区在瀛海镇规划了商业航天主题城市,占地1.65平方公里,计划建设空天街区,打造商业航天产业聚集区。并筹划建设“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占地近百亩,包括共性技术研制中心、共享航天试验中心、共享航天制造中心等平台、展示中心及企业孵化空间。

商业航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各地政府竞相加码的核心原因。据泰伯智库预测,2023年-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其中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达2.8万亿元。

宏昌科技:建议您查阅公司披露的相关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业务、产品均有介绍 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 盐津铺子荣获2023中国公益节双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