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湾区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观察①:广深协同构筑世界级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出海新高地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樊佳惠 新型储能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着力点。为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今年以来,广东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截至目前,省级及下属地方区域共印发近40项储能相关政策,逐渐构建起“1+N+N”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即1份指导意见,N份省级配套政策,N份地市级落地实施政策。
其中,《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并明确提出,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肇庆、江门等城市为重点,分别建设珠江口东岸、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近期,上述城市各自发布市级落地实施政策,从储能技术研发及创新、应用场景拓展、项目融资环境改善、盈利模式及行业监管规范化等维度,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与差异化定位,制定针对性的政策配套。
广州:建设储能技术与科技成果集聚高地
8月15日,广州发布的《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包括锂电池、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氢储能在内的多元新型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加强氢能、太阳能、热泵、储冷(热)等领域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
丰富的人才与科技资源储备,正是广州能够突破重大技术难关的底气所在。基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科研院所在储能领域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广州构建了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
目前广州已集聚融捷集团、天赐材料、鹏辉能源、南网能源、巨湾技研、时代广汽、因湃电池、有道汽车等一批电化学储能重点企业,覆盖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等环节。其中,广汽埃安今年发布的弹匣电池、巨湾技研的凤凰电池与超级电容技术,从材料、电化学、结构和控制等多维度,在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比能量、续航方面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创新水平。
在当前的科技成果基础上,《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依托“广聚人才”人才工程,围绕储能产业重大需求或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强新型储能、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强引导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等产业基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电力、锂等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相关的期货品种。
深圳:打造储能产品出海与应用场景创新前沿
8月16日,深圳推出20项举措,在新型储能等新兴领域大力培育一批民营领军企业。目前,深圳已聚集了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欣旺达、华宝新能、科陆电子、兴储世纪等一批行业龙头。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深圳连续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出口结构不断朝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上述深企便是储能电池产品出口的典范。例如比亚迪储能已覆盖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宝新能依托“Jackery”和“电小二”两大品牌,位居全球便携储能产品出口量第一;兴储世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海成绩卓越,在巴基斯坦的分布式光储市场份额达到30%。
对此,《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强化“深圳制造”品牌效应。鼓励企业提升储能产品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支持举办高规格储能展会及论坛,进一步提升“高端储能深圳制造”影响力。为提升储能电池出口运输能力,深圳将优化盐田、南山、宝安港区及小漠国际物流港配套安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电化学储能海运水平。此外,在海外金融服务配套方面,提高金融驿站、金融服务平台等对储能企业的服务水平,针对电化学储能企业和深圳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储能电站项目定制专属服务方案。
去年8月,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在深圳挂牌成立,这是目前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全的虚拟电厂平台。基于此,深圳可探索以储能为主体的大数据一张网模式示范,并依托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建设电化学储能在线监测平台,鼓励企业建设储能在线监测系统,乃至落地全球化储能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