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密集发债“补血”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新年伊始,券商密集发债“补血”。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28日,今年以来33家券商发债规模达到96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此外,今年申万宏源、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的百亿级规模发债已获批,截至目前,已获批尚未发行的券商发债规模近1000亿元。
华福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周颖婕认为,券商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由券商补充资本的内在需求驱动。证券行业分化整合提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叠加衍生品、跟投等重资产业务是近年来券商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资本的消耗较大,券商提升资本实力的需求愈发旺盛。目前中国证监会实施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监管,净资本规模是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目前券商股权再融资监管趋严。2023年8月底针对再融资推出的新规明确指出,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券商股权再融资节奏趋缓的态势十分明显,发债融资逐渐成为券商扩充资本实力和改善流动性的主要融资渠道。
券商密集发债
股权融资节奏放缓,IPO、增发、配股等融资渠道受阻,券商纷纷转向更便利的债券融资。Wind数据显示,2023年,70余家券商发债规模近1.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35%。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的发债规模超过1500亿元,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的发债规模也超过千亿元。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继续提速。截至1月28日,33家券商发债规模达到96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广发证券发债规模已达到110亿元,中信建投、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的发债规模也超过了50亿元。
与此同时,受宏观经济及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券商近一年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下行,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据记者观察,今年1月份发债利率普遍低于3%,中长期次级债的利率普遍较高,一年内短期债的利率相对较低。如广发证券发行的一个为期5年的永续次级债的票面利率为3.15%,而同是5年期的广发证券公司债的票面利率则为2.93%;国信证券发行的为期9个月的短期融资券的票面利率低至2.48%。
相比去年同期,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融资债券的票面利率普遍高于2.5%,而中长期次级债甚至高达3.48%。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2023年券商发债融资成本,仅9家券商发债融资成本低于3%,均为中小券商,其中,东兴证券发债融资成本最低,为2.83%。大型券商中,中信证券的发债融资成本为3.13%,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均为3.15%。
1月获批发债规模近1000亿元
除了上述券商已发行的债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获批尚未发行的发债规模近1000亿元。
1月23日,中国银河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批文,公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
1月19日,国金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批文,公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同日,申万宏源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的批文,公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
1月18日,西部证券亦表示获得证监会批复,监管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80亿元的公司债券注册申请。而在1月初,国联证券同样获批发行不超过180亿元的公司债。
1月18日,财通证券表示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对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挂牌转让无异议的函》,上交所对财通证券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挂牌转让无异议。
从券商发债募资用途来看,主要为了补充流动资金、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等。例如,东北证券表示,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调整债务结构。华西证券表示,募资将用于偿还到期公司债券、补充公司营运资金。